| | |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隋开皇九年(589)
划南安县西北二乡设置桃林场,治所在今桃场村〔按:现存乐投Letou旧县志均据明朝《一统志》、《八闽通志》认为桃林场建于隋,清乾隆间二次修《乐投Letou州志》均称“隋开皇九年,南安郡废,改晋安县为南安,以西北二乡置桃林场”;而《太平寰宇纪》和《读史方舆纪要》均以桃林场置于唐长庆二年(822);明万历《泉州府志》和清康熙《南安县志》则称桃林场建于唐宝历间(825—827)。三说不同,特并录于此。〕 是年,隋灭陈。陈后主叔宝的儿子镜台率亲族和部属南奔,在桃林场的肥湖陈岩(今蓬壶仙洞)和慕仁里溪西(今石鼓乡)定居。 隋大业十三年(617) 僧思慧在魁星山下建灵感寺(已废)。
唐大中十三年(859) 盛均(有传)作《桃林场记》,是现存关于记述乐投Letou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中和五年 光启元年(885) 河南光州刺史王绪率兵南下福建,分兵戍守桃林场。 唐龙纪元年(889) 锦斗、肥湖、格头等地群众用手工生产的竹木器具供应市场。 唐代,桃林场土布被列为贡品。
后梁开平四年(910) 晚唐诗人韩偓自福州来桃林场,寓居两年多,现尚存有他在桃林场写的诗27首。 后唐长兴四年(933) 闽王延钧称帝,升桃林场为桃源县。 后晋天福三年(938) 闽王昶改桃源县为乐投Letou县。 后汉乾佑二年(949) 南唐李璟授留从效(留安人,有传)为清源军节度使。累封鄂国公、晋江王。他提倡对外贸易,陶瓷铜铁畅销外国。当时,乐投Letou的石鼓市(今属石鼓乡)和官田市(今属五里街镇)已成为乐投Letou、德化货物的集散地。 留从效嗣子居道,五代末曾经商至交趾(今越南),为最早到外国的乐投Letou商人(据《清源刘氏族谱》引《莆阳杂编》)。
宋开宝元年(968) 在乐投Letou倚洋置冶铁场,采矿炼铁。 宋开宝二年(969) 知县林滂移建县署于大鹏山南,即今县府所在地。 宋开宝三年(970) 开凿马甲、山门、滑石、西涵四个险滩,晋江东溪从泉州至乐投Letou石鼓潭可通舟楫。 宋庆历元年(1041) 始建学宫于东渡桥(今东岳桥)西。 宋政和三年(1113) 魁星岩有一石水槽,上刻“政和三年”,为该岩现存最早遗物。 宋宣和八年(1126) 在城隍庙(1971年废)右前侧开凿玉井(在今百货公司内),为乐投Letou县城第一口水井。 南宋绍兴二年(1132) 建蓬壶壶口桥(1976年改建)和被称为天险的马跳高骞桥(1956年改建)。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 建岩峰院(在今达埔乡岩峰村)。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 建云龙桥(1977年改建为乐投Letou大桥)。 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 建通仙桥(即今东关桥)。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 乐投Letou农民武装起义,州将陈敏建碧溪寨(现属一都)、陈岩寨(现属蓬壶)与农民武装对抗。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 理学家朱熹到乐投Letou岱山岩、大剧铺等地访问同年陈光、苏升。淳熙年间朱熹再游乐投Letou,与陈知柔(有传)讲学于环翠亭。在陈、朱的影响下,乐投Letou理学人才辈出,著名学者先后有黄维之、黄以翼、庄夏(有传)、陈易、卓琮等。 南宋开禧元年至三年(1205——1207) 在蓬壶马跳建陈岩上陂(又称黄佛圳),为乐投Letou最早的水利建设工程。 南宋绍定三年(1230) 汀州郡农民武装晏彪部进兵乐投Letou、德化,被招讨使陈□所败。 南宋淳祐元年(1241) 东洋(现属达埔)、蓬壶群众开始用铁沙炼铁。 南宋宝祐六年(1258) 十二月,乐投Letou农民武装打死二都隅总陈士英;第二年,进逼县城,打死十都隅总卓子信。
南宋景炎二年 元至元十四年(1277) 元军进兵福建,蓬壶陈姓、东园蔡姓举族参加抗元,兵败后,陈姓几至灭族,蔡改姓为吴。是时,泉州府录事参军留天禄因不肯降元,全家逃回故乡留安,改姓为刘。 元至元十七年(1280) 十一月,尤永贤(达埔蓬莱人)被授为占城(今越南)、马八儿国(今印度南部)宣抚使。航行一年多至马八儿国,十九年(1282)返抵占城,刚好占城发生内乱,尤永贤及副使等30人皆遇害(据《元史》和《卿田尤氏族谱》)。 元至正二年(1342) 农历九月廿二日,暴风雨,县南象山崩塌,很多人被压死(《元史》及《福建通志》记载为至正九年七月庚寅)。 元至正五年(1345) 建天湖岩。 元至正十三年(1353) 泉州、南安闹饥荒,饿死的很多,饥民结队到乐投Letou觅食。 元至正二十年(1360) 陈占(花石人)与胡知等据占仔(在石齿山)、湖安寨反抗官兵,先后攻打兴、泉二郡。东门郑克智聚众与敌,陈占在云龙桥畔设伏,杀郑克智及其族众300余人,后陈占为元陈友定所败。
明洪武三年(1370) 惠安陈同率农民武装进击乐投Letou、德化、安溪三县。泉州卫千户姚得、龚胜率官兵4000人“围剿”,被陈同打败。 明洪武八年(1375) 正月,在城关、小姑、蓬壶等地设立社学14所。 明洪武九年(1376) 全县征兵2038人,男丁多逃散,田园抛荒8万多亩。 明洪武十二年(1379) 在太平寺东庑设僧会司,整饬全县寺庙僧尼。 明洪武十八年(1385) 建医学、阴阳学于县南三皇庙内,至明末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 附城猛虎为灾,昼夜四出咬人。 洪武年间,阿拉伯人蒲姓后裔由泉州移居乐投Letou官田市和九十都后溪寨脚,以经营“神香”为业,“蒲庆兰神香”至今仍畅销国内外。景山李姓因私自冶铁,被抄家灭族,仅一人逃脱。 明建文四年(1402) 一都龙山群众开始用土法生产土纸。 明永乐二年(1404) 调福州左、右卫和兴化卫等三卫士兵2688名,在乐投Letou设屯田24所,共屯垦田地70804亩。 明正统十四年(1449) 沙县义军邓茂七部将陈敬德攻打德化、乐投Letou。 明成化十八年(1482) 农历七月至八月,连续发生暴风雨,洪水泛滥,民众溺死甚多。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春旱,至五月大旱,早稻失收,秋复旱。 九月廿四日,地震。 明弘治五年(1492) 漳平温文进率农民武装攻陷安溪县城后,分兵进攻乐投Letou、德化。 明正德元年(1506) 广东农民武装90人,进军乐投Letou、德化,沿途官兵不能抵挡。 明正德五年(1510) 广东农民武装再次进攻乐投Letou。 是年,从江西迁来一户渔民,在达埔养殖鲤鱼苗,为乐投Letou人工养鱼的开始。 明正德九年(1514) 汀、漳农民武装进兵乐投Letou、德化等地; 明嘉靖元年(1522) 开始设置学田。 是年秋至三年(1524)冬,广东及汀、漳农民武装先后五次进兵乐投Letou。 明嘉靖五年(1526) 知县柴镳督毁不在祀典的祠庙(淫祠),收庙产为官田、学田,全县寺庙仅存16座。 是年,聘同安林希元编修《乐投Letou县志》。从该志引述中得知在此之前曾编修过一次县志,但已散佚。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聘莆东荆游续修《乐投Letou县志》(据明万历《乐投Letou县志》后序,已佚)。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四月初十日,倭寇500余人从仙游流窜湖洋,十三日劫掠太平,官兵不能抵挡。五月初一日,复从仙游流窜县城,知县万以忠弃城逃跑,倭寇入城抢掠后又转掠上场、达埔、蓬壶。义士吕伯三、吕尚四组织民兵与抗,斩杀倭寇50余人,义士尤濂、许时佐追寇至徐山,负伤阵亡,倭寇向南安溃退。 六月十三日,倭寇数千人,从诗山窜入塔口隘。典史候爵统兵力拒,兵少不支,十五日县城陷,倭寇据城抢掠30余日。 是年,开始筑县城。 明嘉靖四十年(1561) 增筑县城,周长518.2丈,高1.9丈。 是年夏,蓬壶吕尚四率众起义,聚众万余人,闰五月十六日凌晨攻克乐投Letou县城,活捉知县林万春,乘胜攻安溪、南安、仙游、德化各县。后被德化知县张大纲用计击溃,吕尚四战斗到力尽被害,但其部属吕尚二等仍坚持斗争,至嘉靖四十六年始告失败。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三月,倭寇勾结晋江谢爱夫等率众数千人从南安入寇留安、榜头,并围攻县城。训导吕狱率兵民坚壁拒守,相持20余日,后得太平李子元、湖洋黄光甫率兵民救援,倭寇始遁入南安。 十二月,广东陈绍禄率农民武装3000余人,由安溪、乐投Letou到德化,后被官兵招抚。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广东大埔人蓝松山、余大春率农民武装进抵乐投Letou,与香寮客苏阿普、范继祖等会合(香寮地名,在今漳平),联兵进攻德化。 明隆庆元年(1567) 正月廿九日酉时,地震,四五都歧山崩塌,压死9人。 是年,倭寇自仙游窜犯湖洋,被黄光甫击败,为祸乐投Letou达八年之久的倭患至此平息。 明万历二年(1574) 玉斗、凤溪群众用土法开采铝锌矿。 明万历四年(1576) 知县许兼善聘晋江朱安期重修《乐投Letou县志》。 明万历十五年(1587) 赵天王在小姑南山庵聚众起义,不久失败。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 十一月初九日,南日岛大地震,波及乐投Letou,损失很大。 是年,乐投Letou知县梁道凝、德化知县俞思冲奉令率兵丁衙役封闭凤溪、铅坑等铅矿。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 建尊经阁。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 林君泽、张心吾、黄明夏等聚众在丘峰岩起义,被官兵“剿平”。 明崇祯十五年(1642) 南安林良顺率农民武装5000余人进兵乐投Letou、德化。是年,仙游林隆率农民武装攻入乐投Letou湖洋。 明崇祯十六年(1643) 林尔涵、林从、王国志等在姜仑聚众500余人起义,被官兵“剿平”。
清顺治三年(1646) 清将贝勒博洛进兵乐投Letou,知县唐朝卿迎降。贝勒委任颜上观为典史,代理县事。 是年,南安杜声闻率兵攻乐投Letou,打死防守官涂隆。 清顺治四年(1647) 八月,因知县潘际昌横征暴敛,乐投Letou人民奋起反抗,联合大田林良部众围攻县城,十二月初三日城破,杀潘际昌及训导胡万鉴。 清顺治五年(1648) 春,十九都农民陈邦哲率众起义,攻破湖洋堡与月城堡,没收豪绅财产散给农民。后邦哲兵败被捕,惨遭磔刑。 三月,大田曾省率众攻乐投Letou,杀死千总郑允志。八月,再次攻陷乐投Letou,至十一月为清将马梦隆击败。 四月,庠生杨为黻率抗清队伍攻漳平,杀死防守官张奇、卢泗等。 清顺治六年(1649) 林忠(县西双坑人)、林日胜(蓬壶人)各聚众数千响应郑成功抗清。 林忠与介福郑世雄、郑世英等聚众抗清,先后攻克乐投Letou、德化、尤溪、大田、永福(今永泰)等县部分地区,郑成功封林忠为平定伯。浙闽总督李率泰在其揭帖中称林忠“盘踞于万山叠岭之中,路通五府,梗化十年,与海逆相为表里”。顺治十四年八月,林忠兵败投降。 林日胜与其侄林兴珠聚众抗清,郑成功封日胜为伯爵,使统辖乐投Letou、德化、大田等十八寨抗清队伍。顺治十三年秋,兵败投降。后兴珠奉康熙帝命率福建藤牌兵在雅克萨反击沙俄侵略者,事详《林兴珠传》。 清顺治七年(1650) 八月,清将马得功率兵入乐投Letou,清乡烧杀。九月初一日,乘大雾围攻西卿寨,杀死陈氏一家100余口。初六日又攻入福鼎寨。 清顺治十年(1653) 十月廿八日,郑成功镇将黄恺率兵入乐投Letou,攻破伯兴寨,屠杀90多人,并掳人勒赎。黄恺后被郑成功处斩。 清顺治十三年(1656) 正月,大雪,低地积雪厚五尺。 清康熙元年(1662) 江姓群众在天湖山铅坑开采石灰矿。 清康熙十三年(1674) 正月,郑经部将薛进思进兵乐投Letou,知县武怡弃城逃跑,郑经委派郑时英为知县。蓬壶吕华据马跳对抗,相持三个月,后兵败被杀。 清康熙十五年(1676) 四月,全县洪水为灾,被淹死者无数。 清康熙十七年(1678) 七月,郑经部将刘国轩引兵入乐投Letou、德化。八月,清兵至始退。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知县郑功勋聘漳浦蔡祚周和邑人宋祖墀重修《乐投Letou县志》。 清康熙五十年(1711) 大饥荒,粮商富户屯粮不出售。乐投Letou、德化联界地方,爆发以陈五显、张振、王富、苏标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后在官兵四面合围下,先后归抚,被解送京师杀害,详见《军事志》。 清康熙六十年(1721) 五月,陈洛、郑坚聚众在天湖岩起义,以响应台湾朱一贵起义,陈、郑失败后被捕送省城杀害。 清雍正八年(1730) 续修《乐投Letou县志》(已佚)。 清雍正十二年(1734) 升乐投Letou县为直隶州,辖德化、大田两县。 清乾隆七年(1742) 大旱,三月至五月不雨,早稻歉收。 清乾隆十二年(1747) 在县城西修筑卫城坝(即西坝)。至十六年被洪水冲毁,二十年重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 建试院。 是年,城郊郑、陈两姓发生械斗,知州杜昌丁(有传)被停职听候参调。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知州杜昌丁聘永福人黄任编修《乐投Letou州志》。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建梅峰书院(今乐投Letou第一中学所在地)。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重建文峰塔(今留安塔,原塔建于明初,万历二年被拆除)。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四月,桃溪洪水覆舟,溺死20多人。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 知州郑一崧聘颜□重修《乐投Letou州志》。 清嘉庆七年至十二年(1802—1807) 城郊周、郑、李、邱、蔡、刘等姓宗派械斗连年不休,受害家属纷纷上告。刚好举人刘启运赴试,清朝廷将其捕杀以平息械斗。 清道光九年(1829) 乐投Letou州人口118980户,506258人。其中乐投Letou有73764户,297341人。 清道光二十年(1840)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乐投Letou民间出现用迷信形式戒除烟毒的活动,称为“拜仙伯”,用茶叶及中草药制成药水,饮用戒烟。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七月,城郊邱、郑等姓发生宗族械斗,烧毁很多民房。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丰山村陈应谋开始从马六甲为华侨捎带书信银钱回国(俗称“水客”)。 清咸丰三年(1853) 三月,州学训导翁宗琳奉命创办团练以防“会匪”。 四月,霞陵村武生林俊领导农民起义,先后破七县(德化、永安、大田、尤溪、沙县、乐投Letou、仙游),攻三府(兴化、泉州、延平),太平天国曾封林俊为烈王三千岁,事详《林俊传》。六月,练总邱公立诱捕林俊的父亲捷云,知州崔洲素与捷云有往来,怕被株连,杀捷云以灭口。 八月,林俊攻克乐投Letou州城,打死游击恒动、都司暨青云。 十一月,林俊大败清兵于虎豹关,打死游击王应选、都司苏起鳌。 十二月,林俊屯兵福鼎帽顶寨,总兵钟宝三率官兵5000人分三路围攻,不克。 清咸丰四年(1854) 三月,林俊率起义兵由帽顶寨转移至南安八都炉内乡。 是年,城郊姚、郑两姓发生宗族械斗,双方各死伤10余人。 清咸丰五年(1855) 六月,林俊在乐投Letou、南安交界的云峰山活动。十二月,清军前往“围剿”,血洗云峰村。 清咸丰十一年(1861) 旱、虫灾,大饥荒。代理知州陶绶锦下乡至西向,被村民击毙,事发后株累甚众。 是年,城郊各姓又发生宗族械斗。 清同治元年(1862) 建丰岑头街道。 清同治三年(1864) 刘光居与南安人谢险聚众据鹤山寨,活动于乐投Letou、德化、大田之间。知州周式濂用反间计诱杀刘光居,谢险走脱,至福州被杀。 清同治四年(1865) 在城隍庙东设立厘捐总局,征收“厘金”,激起民变。上场颜必魁带领民众进行抗捐斗争,纵火烧毁总局。闽浙总督左宗棠派兵备道朱明亮率“湘勇”入永“剿办”。八月十八日,“湘勇”围攻上场堡,杀戮数十人,堡被毁,上场、东山、社山、石鼓等村颜姓房屋被烧毁几尽。知州周式濂主张安抚,被革职,披枷带锁解送省城查办。 清同治六年(1867) 基督教传入乐投Letou,先后在湖洋和街尾新路头建立教堂。 清同治十二年(1873) 铅坑采石灰工人开始用无烟煤烧煅石灰。 清光绪三年(1877) 黄日兴在厦门开设民信局,是乐投Letou人经营的第一家侨汇业。 清光绪十四年(1888) 基督教英长老会在街尾租用民房开办乐投Letou医馆(十九年在真武殿购地建新医馆,二十一年建成迁入)。 清光绪十七年(1891) 知州刘朝缙因德化县爆发陈拱领导的农民抗盐税斗争被革职,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调兵“剿办”,在州城驻兵一营。 清光绪十八年(1892) 冬,大雪三日半,低地积雪二尺多。 清光绪二十年(1894) 城郊发现鼠疫。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夏秋之交,洪水成灾,仅湖洋济尾桥一带被漂流民房30余间。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基督教英长老会和乐投Letou旅外侨胞捐资创办育贤小学堂。 清光绪二十六年(1800) 大饥荒,陈旺与德化王寮昌准备聚众起义,事泄被害。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五月十日,基督教美以美会在五里街开办华美学堂(民国七年改称崇实中西学校)。 七月初七日,暴风雨,湖洋、高阳山洪暴发,漂走数十人,冲毁房屋数十间。 是年,在五里街吴厝宅(俗称六甲二)开办邮局。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在梅峰书院设立乐投Letou州中学堂。 是年,在旧学署内明伦堂开办官立小学堂(今桃城小学)。华侨捐资创办新智(在今儒林村)、文明(在今华岩村)等小学堂。 乐投Letou医馆购进10千瓦直流发电机一台,用8马力柴油机带动发电,供该馆照明及爱克斯光放射室用电。 清宣统三年(1911) 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十一月,福建省参事兼闽南安抚使宋渊源(有传)带保安队回乐投Letou安抚,宣布乐投Letou光复。 是年,马来亚华侨颜穆闻(有传)投资银元3万多元,兴办北硿种植公司。
中华民国(以下简称民国)2年(1913) 3月,废乐投Letou州,恢复为县。 成立乐投Letou县审检所,为县的司法机关。 德化匪首林玉率匪徒500余人,窜扰锦斗乡,洗劫洪内村。 是年,在五里街翁公祠成立乐投Letou县商会。 民国3年(1914) 德化匪首陈宗仪率匪众窜扰乐投Letou,省督军派警备统带阎广威率部800多人,来乐投Letou县清剿,陈匪逃回德化。5年7月,陈匪又窜扰乐投Letou介福乡。 7月,乐投Letou县知事陈其恩因贪污渎职,被福建省巡按使扣押查办。 是年,民办侨信局吉兴、同兴、万全源等先后开业。 民国4年(1915) 5月,各界人民纷纷集会,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即二十一条),并发动全县人民抵制日货。 民国6年(1917) 十月初四夜,五里街失火,烧毁店屋34间。 是年,基督教美以美会在五里街开办崇真幼稚园,招收教徒子女18人入园。 是年,马来亚麻坡华侨李辉芳等23人,集资创办太平华兴公司,在虎巷建立垦植场,生产“虎巷佛手”名茶,畅销东南亚。卿园村旅外华侨也集资在醒狮山金狮寺创办发兴茶山公司,並设云苑茶庄。 民国7年(1918) 正月初三日上午9时至11时,地震,连续六、七次。 是年,闽粤战争爆发,闽南各地民军纷起,5月13日,陆军十一旅营长陶质彬,驻德化警备队营长朱德才,在民军赵光、王荣光(有传)策动下,从德化率部攻占乐投Letou县城,俘杀统带阎广威,宣布乐投Letou起义,支持护法运动。 8月,陶质彬、朱德才摊派“特别捐”,群众无力缴交,纷纷逃往南洋。 秋,闽南各地民军合编为闽南护法军,推宋渊源为总司令,赵光、王荣光为军长。 民国8年(1919) 春,陶质彬、朱德才又滥派饷款,激起民愤。王荣光回乐投Letou解除陶、朱兵权。 6月,乐投Letou各界响应“五四”运动,召开大会,并组织宣传队分赴邻县宣传。 18日,德化匪首林玉龙窜扰锦斗、玉坑等地。 是年,驻粤桂军陆荣廷派方声涛入闽,策动护法军参谋长张贞另组靖国军。张乘机攻入乐投Letou、德化,王荣光退守德化东区。 民国9年(1920) 春初,王荣光率部攻入乐投Letou,张贞败走。 3月,成立乐投Letou县议会,选举县长;禁止留辫缠足;设工务局,拆城垣,开公路;设教育局,令各乡将公盟产拨充办学经费。 10月15日,德化匪首林清龙率匪徒数百人劫掠呈祥西村,打死群众4人,掳去儿童40多人,全村牲畜财物被抢无数。后林清龙被王荣光收编。 秋,举行全县首届学生体育运动大会。 是年,县城建大街(今八二三东路),五里街建新街(今西安路)。县城至五里街公路建成通车。 民国10年(1921) 8月,北洋军阀省督军李厚基派马步云率部攻入乐投Letou,王荣光退守永德边区。马入永后进行清乡,敲诈勒索,强迫种罂粟(鸦片)。 民国11年(1922) 8月,王荣光部属林清龙、陈国华、苏宗敬等叛变,王在德化双翰被诱捕解送泉州,于14日为李厚基部王永泉杀害。 9月,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入闽,联合各地民军赶走李厚基。乐投Letou为民军吴威(仙游人)、尤赐福(有传)所占据。 民国12年(1923) 春,大旱,禾苗枯萎,大饥荒。 2月15日,基督教会创办《崇道报》。 3月,许崇智率部抵乐投Letou,蒋介石当时在该部任职,随军同来。许在乐投Letou成立乐投Letou县地方自治筹备分处。 6月,仙游民军吴威部苏万邦、陈春光、周廷云等团相继入乐投Letou,原驻乐投Letou的民军王锡华、李金标等退入德化赤水。从此,乐投Letou、德化民军不断发生战斗,民不聊生。 8月10日,由北洋军阀闽粤边防督办孙传芳委任的永(春)德(化)大(田)游击司令林子鳌被吴威部伏击毙命。 10月,孙传芳部入仙游,宋渊源联合吴威、陈国辉、卢兴邦等民军与抗,设指挥部于乐投Letou,派军饷银元数万元。 12月28日,陈国辉与尤赐福发生战斗,尤败退湖洋。陈委派周祖武为县长,陈鼎观为军需主任,滥发信用票,强迫群众使用,市场金融混乱。 民国13年(1924) 1月,乐投Letou人民因兵匪交迫,逃往南洋者日多。县长周祖武怕影响派款,出令禁止。 3月,省立十二中学学生掀起反对陈国辉的学潮,学校当局开除为首学生黄壁光等10人。 5月9日,本县中小学学生纪念国耻日,纷纷集队上街举行爱国示威游行。 是月,粤军东路讨贼军孙本戎部千人过境,沿途拉夫抢粮。 5至7月,湖洋、鳌峰、达埔相继发生土匪抢劫多起,掳去群众60多人。 秋,陈国辉在乐投Letou滥派捐税,如“宫庙捐”、“香楮捐”、“门牌捐”、“迷信捐”、“百货捐”、“果树捐”等等,名目繁多。 11月23日,安溪民军高义联合吴威、尤赐福进攻陈国辉,陈败退南安。 是年,新建太平街,扩建湖洋街道。 民国14年(1925) 1月,民军王荣钦、林怀瑜等倡办润中公学,郑兼三任校长。 2月,侨胞李俊承(有传)和地方人士郑翘松(有传)等倡修《乐投Letou县志》,成立县志局,郑翘松、王石峰等负责编纂,历时两年。 3月3日,陈国辉率部进攻乐投Letou,高义、吴威、尤赐福联合还击,陈退安溪。 6月19日,乐投Letou各界组织沪案后援会,声援上海“五卅惨案”。 8月21日,乐投Letou县地方自治筹备分处主办的《民治报》创刊。 下旬,陈国辉、陈玉兴由东关进攻乐投Letou县城,被王剑南击溃。 秋,泉州至乐投Letou公路全线通车,乐投Letou桃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泉永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10月18日,陈国辉进攻乐投Letou,击毙吴威部营长陈玉麟。23日,尤赐福反攻未果,团长陈世树战死,陈国辉遂占据乐投Letou县城。 11月3日,尤赐福联合李金标攻入乐投Letou县城,陈国辉退回南安九都。 是年,乐投Letou人民苦于兵匪敲剥,相率渡洋,吴威、尤赐福虽严禁出境,但从6至11月,出洋的仍达6000余人。 是年,米价飞涨,担谷10.5元。华侨捐款回乐投Letou举办平粜。 民国15年(1926) 春,虎患猖獗,疫病流行。 1月,吴威滥印“裕商兑换券”,强迫使用。 2月,湖洋、达埔、西向等侨乡,发生绑劫案50多起。 兴泉永镇守使孔昭同(孙传芳部属)派兵入乐投Letou县城,尤赐福部退入达埔。 3月,孔昭同委派李景荫为乐投Letou县知事,田赋征至民国19年(1930)。 4月,旅居厦门的乐投Letou籍人士组织乐投Letou旅外联合会,出版《迫击报》,揭露民军祸永事实,反对民军统治。 5月,晋江著匪高为国被吴威委任为永(春)德(化)大(田)警备迫击司令,高部入水后,“日为军,夜为匪”。 7月,鼠疫流行,附城十里内死亡近千人。 东区民众成立保卫局,太平、东山、五美社、东关等村代表在霞丘厝成立自治促进会。 桂洋培才学校购进5千瓦电机一台,用汽油发电,至19年(1930)改用水车带动发电。 20日,《民治报》披露乐投Letou供应军饷款的经常费由每月银元6000元增至35000元。 8月,高为国部连长邱廉斗(洛阳村人)倒戈,高率部洗劫洛阳村,掳去群众17名,打死1名。 9月,尤赐福部属孙昭文、林芳吞等组织“三点会”,强迫民众参加,每人交入会费银元13元。 11月,徐飞龙、高为国、陈亮等联合攻占乐投Letou县城。不久,尤赐福反攻,击毙徐部营长林庆春,高、陈退往南安,太平、东关群众被掳80多名。 12月17日,东路北伐军宪兵连连长王耀武率队抵乐投Letou,外地学生纷纷回乐投Letou参加党、政教育、工运、农运等活动,共产党员张大宣(有传)、颜步青(有传)等回乐投Letou筹建农民协会。 民国16年(1927) 1月,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总政治部在泉州成立兴(化)泉(州)永(春)政治监察署,派王子南为驻乐投Letou特派员。同月,建立中国共产党乐投Letou支部,负责人邱廉回。 国民党乐投Letou县党部筹备员傅仁山、郑扬波分别在城内、街尾设国民党乐投Letou县党部筹备处,互相对立。 2月,成立乐投Letou县政务委员会,省政务委员会派何宝君为主任,颜步青、王裕昆等任委员。同时,成立乐投Letou县妇女协会。 16日,傅仁山被刺身亡。翌年,郑扬波以刺傅罪被枪决。 3月,成立乐投Letou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发表宣言,省农协会委任鳌峰农民协会创始人张大宣为县农协会筹备处主任。同时,城关、五里街成立乐投Letou人力车工会和搬运工会筹备处。 9日,东区群众1000余人在颜步青、林诗必(同盟会老会员)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征收烟苗捐。13日,驻军营长涂飞凤派兵到罗口村强征烟苗捐,打死寡妇邱爱婶,东区农民1000余人抬着邱爱婶遗体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涂飞凤派兵开枪镇压,捕去徐毓芳、黄芹铁等7人。 24日下午,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和人力、搬运两工会筹备处联合发动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反对重征本年度田赋。 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反共,实行清党。24日,国民党乐投Letou县党部筹备处在西较场召开拥蒋护党大会。 9月1日,县农民协会筹备处主任张大宣在泉州被暗杀。15日,乐投Letou各界人民2000人在西较场举行追悼会和示威游行。张大宣遇害后,省农协会要求缉拿凶手,没有结果,县农协会被迫停止活动。 10月,同安叶定国部新编军300多人由福州逃经湖洋,被湖洋民团缴械。 11月,中国共产党福建临时省委派陈韵夫、陈微芬、林菁等到乐投Letou开展工作,在街尾后庙小学建立中国共产党乐投Letou特别支部。 是月,海军陆战队林寿国旅进驻乐投Letou。14日,政务委员王裕昆被暗杀。 是年,华侨捐资创办南湖初级中学,郑惕堂任校长。 民国17年(1928) 1月15日,尤赐福部攻占乐投Letou县城,林寿国旅退驻莆田、仙游。 2月,成立中国共产党乐投Letou县委员会,陈韵夫为书记。 3月10日,南洋各埠乐投Letou会馆代表在新加坡开会,决定成立南洋乐投Letou同乡总会,并推选王肃丹、李铁民(有传)、郑兼三、李家耀为代表,回国向福建省政府请愿,促派正规军到乐投Letou剿匪(李铁民因事未成行)。 4月8日,东区各学校在太平小学成立东区小学联合会,决定出版《东升》半月刊。 8月30日,东区农民协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建立东区民团》、《实行二八减租》、《制止铺张浪费》、《废除旧婚姻恶习》等决议,并发表大会宣言。 9月2日,陈国辉联合湖洋民团围攻盘踞乐投Letou的高义和尤赐福,高部营长苏永升叛变,陈国辉遂占据乐投Letou县城。 24日,陈国辉部调往龙岩“剿共”。陆军第四独立师张贞派黄克绳团进驻乐投Letou,成立乐投Letou民团总局,林妙庆任局长,郭其祥(有传)、刘子宽(有传)任副局长。 24日,中国共产党乐投Letou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街尾后庙召开,主持人吴亚鲁,会议通过了《中共乐投Letou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政治任务报告决议案》,选举陈公光为县委书记,后陈公光未到职,由吴亚鲁代理书记。接着召开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乐投Letou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共青团乐投Letou县委委员,李文墨(有传)任书记。 10月18日,东区农民协会在太平寺广场召开20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公审并处决了两名农民运动的破坏者。 29日,乐投Letou武术界潘世讽、潘孝德、潘嗣清、林宝山等10人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武术考试,全部合格,载誉荣归。 11月9日,刘子宽率领湖洋民团包围东区农民协会,捕去农协会骨干颜步青等9人。 17日,吴亚鲁调省委工作,由陈辰同代理中共乐投Letou县委书记。 是月,陈其挥(有传)、陈瑞图等重建吾峰农民协会。 民国18年(1929) 2月,中共乐投Letou县委代理书记陈辰同调漳州后被捕牺牲。 4月,中共乐投Letou县委召开临时代表会,选举陈韵夫为书记,同时成立东、西两特别支部。 全县划分为荣义(一都)、武陵(蓬壶)、大同(五里街)、和平(太平)、桃林(岵山)、锦绣(湖洋)六个自治区。 8月2日,德化民军徐飞龙率部攻破乐投Letou县狱,劫走匪犯徐敦遨等人。 22日,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四军第二、三纵队3000多人,从德化屏山(今属大田)进驻乐投Letou福鼎,休整六天后,到一都住宿一晚,然后转往漳平。 9月,中共乐投Letou县委和中共德化县委合并为中共永德县委。在龙岩被红四军击溃的陈国辉残部窜回闽南,14日占据乐投Letou县城。28日,海军陆战队林秉周部联合湖洋民团反攻,陈国辉退回南安诗山。 12月15日,陈国辉占领乐投Letou县城,委郑铭彝为县长,大派鸦片捐和各种捐税。 年底,乐投Letou武术界应侨领陈嘉庚邀请,组织闽南武术团赴新加坡、马来亚巡回表演,历时八个多月。 是年,建达埔新街和玉斗街。 民国19年(1930) 春,省立十二中学改称公立乐投Letou中学,苏克惠任校长。 1月1日,陈国辉准备在西较场召开“军民联欢会”进行反共宣传。中共永德县委组织进步学生和工农群众举行飞行集会,抢先占用西较场,并举行示威游行。 2月,县城创办女子职业学校,郑珊英为校长。卿园文明小学附设女子职业学校,实行半工半读。 3月15日,乐投Letou教育界成立全永教职员联合会,发表宣言,呼吁促进新文化发展,保障教师生活。 中共永德县委领导鳌峰区农协会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并发动全永教职员联合会和学生自治会开展宣传活动,支援鳌峰的农民斗争。 4月18日晚,陈国辉部500余人进犯鳌峰,被农协会自卫队联合当地民军击溃。 5月3日,陈国辉部1000多人第二次进犯鳌峰,鳌峰群众奋起抵抗,苦战一昼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陈部进入鳌峰后,抢、掠、烧、杀,计被杀害群众33人,被焚毁房屋43座,牲畜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数百名群众被掳勒赎。 7月22日,陈国辉分兵三路围攻湖洋,25日攻陷。群众被杀数十人,房屋被毁数十座,财产损失不计其数,近万群众逃往仙游、德化。 是月,重新建立中共乐投Letou县委会,许侠夫、陈普济先后任书记。同月,中共福建省委派李南金(有传)回乐投Letou活动。冬,李南金代理中共乐投Letou县委书记,在达埔岩峰达新小学建立支部,发展党员,为后来安南永游击区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随后,建立了以佛子格为中心的安(溪)、南(安)、永(春)特区,李南金兼任特区书记。 8月,陈国辉在留安溪埔建飞机场。9月13日,“厦门号”飞机首次在留安机场停留。 10月6日,民办泉(州)永(春)德(化)公路全线通车,新建的云龙桥同时竣工。 是年,蓬壶建三角街,帖山建塘溪街和和林街。 民国20年(1931) 1月,陈国辉派出大批军警搜捕共产党人。中共福建省委为保存力量,调李南金到漳州工作,李剑光(有传)到漳州游击队学习军事,其他骨干分散隐蔽,暂停活动。 5月,股匪抢劫洋上安坑村,掳去群众10余人。 6月,省建设厅派宋廷瑜等来乐投Letou勘察铅坑等地矿产。 7月,省政府通令各县开征附加丁粮,充作教育经费。 8月,改建乐投Letou县署,由各区摊派银元6万元。同时建八角亭(1970年被拆除)。 9月18日,日寇占领东三省,乐投Letou各界组织反日救国会,学生组织反日宣传队下乡宣传。 11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决定恢复安南永特区组织,派李南金回特区领导工作。 是年,建锦斗、坑仔口、桂洋、爱门街等街道。 民国21年(1932) 1月24日,上午9时大雪,三四日后始溶化。 28日,日寇发动侵沪战争,乐投Letou人民捐款慰劳在沪抗日的十九路军。 4月24日,李南金在安溪芸美被捕,5月7日于安溪县城就义。 5月1日,在佛子格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以下简称“红二支队”)。 6月,西较场改建为公共体育场。 8日,十九路军六十一师进驻乐投Letou,陈国辉调莆仙。海外侨胞纷纷函电十九路军控告陈国辉罪行,陈旋被十九路军拘捕,12月23日在福州东湖枪决。 秋,在五里街创办妇女职业学校,实行半工半读,魏文华任校长。 11月12日,成立乐投Letou县保卫总团,下设常备大队,各区相继成立保卫分团。 是月,成立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安溪、南安、乐投Letou、德化四县的革命斗争。 是年,成立乐投Letou县图书馆,新建苏坑街道。 民国22年(1933) 2月,创办乐投Letou女子师范学校,王晓春任校长(后改为乐投Letou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21日,《乐投Letou半周报》创刊(十九路军“闽变”失败后停刊)。 3月11日,十九路军六十一师一八一旅旅长张励发布《兴泉永民众约法》五章,开始“剿共”。 旅菲华侨陈清机、吴增炎等筹资25万元,成立安南永公司,计划开采天湖山煤矿,呈报中央实业部批准。后因交通不便,匪祸频仍,未能实现。 5月21日,新智等30余所私立小学师生罢课,抗议教育局长徐瑛强制并校,数百名教师学生到县请愿,遭到军警镇压,新智小学被标封。 9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改组,李剑光任书记兼红二支队政委。红二支队分兵到达埔一带开展打土豪等斗争。 13日,德化股匪300多人围缴四班(今介福)民团枪械,掳杀群众81人。 11月2日,五里街商民集队向十九路军请愿,要求惩办已卸任的县长黄庆藩。 20日,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停止“剿共”。24日乐投Letou各界开会庆祝。 民国23年(1934) 1月1日,十九路军在乐投Letou释放狱犯31名。 是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洑溪圳古洞召开工农兵代表会。中共福建省委调尹利东任红二支队队长。 十九路军“闽变”失败。德化著匪张雄南被闽省主席蒋鼎文任命为永(春)德(化)仙(游)讨逆司令。 县城先后两次火灾,焚毁店屋15间。 28日,大雪。 2月13日除夕,张雄南部以“剿共”为名,抢掠达埔洑溪乡,掳男、女、老、幼100多人,关禁在县狱内勒赎。至张离永时,被关押的群众尚有102人,其中妇女56人,幼儿20人,男26人、张在乐投Letou期间,开设“花会”赌场,大收赌税。 是月,由于张雄南在乐投Letou横征暴敛,乐投Letou各界推选代表向泉州驻军请愿。 3月7日,陆军三十六师一○二旅李良荣部进驻乐投Letou,张雄南退驻德化。 24日,《新乐投Letou报》创刊,郑翘松任社长,许子青任主编。 4月3日,著匪尤赐福及部属陈得荣、尤永昌、徐杰等由大田窜回乐投Letou活动,肆意派款勒索。李良荣用计将尤赐福等诱捕,20日在公共体育场枪决。 4月4日,红二支队首次解放达埔街。县府指令各区、乡恢复民团,配合中央军“剿共”。同时开征百货捐,作为民团经费。 5月,三十六师调驻漳州,七十八师五一七团刘启雄部进驻乐投Letou。 7月21日,暴风雨成灾,桃溪水位暴涨,为50年间最高纪录。全县财物损失100万元以上,仅湖洋就倒塌房屋50多座,全县溺死群众数十人。 8月4日,红二支队在达埔东园尾伏击奉令调防的五一七团,打死打伤敌20多人,红二支队乘胜第二次解放达埔街。 6日,省保安三团马鸿兴部接防乐投Letou,先后杀害中共地下干部和群众数十人,同时放纵部属肆意掳人勒赎,开设烟馆赌场。 19日,驻太平乡的县保卫团第一中队第三排,遭南安民团陈维金部袭击,死2人,其余全部被俘。 11月,县保卫团第三中队吴钝民部到一都黄田乡催收捐款,打死乡民曾愈,并纵火烧毁民房及炮楼各一座。 12月,陆军九师二十六旅谢辅三部进驻诗山,对安南永德红色区域开展大规模“围剿”。达埔自2日开始,每天驱使民工1200名,砍伐山林,破坏游击队的隐蔽。同时实行清乡,发“良民证”和“自新证”。 是年,红二支队在乐投Letou广泛开展游击战,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歼敌数百人,游击活动区占全县面积四分之三。 民国24年(1935) 2月,乐投Letou电报局开业。27日,县政府组织“特别法庭”,开始审讯54名“政治犯”。 3月,谢辅三旅部移驻仁庄(今凤美村),对乐投Letou特区进行第一次“大围剿”。红二支队在达埔后格仙洞的反围剿伏击战中,打死打伤谢部官兵20多人。 是月,县政府下令增收牲畜营业捐,由屠宰商代缴。五里街屠宰商罢市抗议,迫使县府下令缓征。 29日,厦门《华侨日报》披露:乐投Letou全年捐税多达数十种,总金额20多万元。 5月5日,林子坚、林伯髯等创办《永声报》。 19日,红军东方军第十七、十八团部分指战员700多人,进入乐投Letou一都上林、双溪、黄田坑、任田一带,与县保安第四中队和壮丁队发生激战。 26日,谢辅三分兵三路对乐投Letou特区进行第二次“大围剿”。 7月15日,县政府开始全面清查土地。 是月,谢辅三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在达埔设立“自新”事务所。同时进行清查户口,实行保甲连坐法,在埔尾、道场等村滥捕群众100多人。 9月,暴风雨成灾,全县倒塌民房540座,死亡26人,受灾7500户,损失100多万元,为百年罕见之水灾。 是月,谢辅三以自新分子组成的“铲共义勇队”为前导,调动全县保安队、壮丁队分兵四路“围剿”达埔、蓬壶一带的中共游击队,并在龙坑、道场等村进行清乡。 是年,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乐投Letou特区、红二支队的主要领导人吴国清、李剑光、沈玉泉、林多奉(有传)、李素明(女,有传)等先后在反“围剿”中牺牲。10月,中心县委为保存力量,决定本地区干部和游击队员分散隐蔽,以待时机,外来干部由尹利东带领前往厦门找中心市委汇报安排。在三年多的游击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仅乐投Letou县被杀害的干部群众达409人,被掳群众1379人,被迫逃亡2100人,绝户408户,被焚毁房屋2523座,造成无人村庄6个,由此引起饥饿疾病死亡的达8597人,财产损失则难以统计。 民国25年(1936) 2月,乐投Letou县长郑元卓因贪污渎职被撤职。 4月23日,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来县视察。 是日,德化股匪张克武部100多人洗劫湖洋尾寮村,掳去群众34人。 5月4日,张克武匪部1.00多人窜犯桂洋乡,焚屋5座,杀掠多人。 16日,张克武匪部攻入湖洋街,掳去群众29人。 24日,张克武匪部攻入洋上村,掳去群众31人。 7月10日至12日,县城连续发生抢劫案。 17日,股匪40余人洗劫洋上村,掳去群众15人。 月底,全县行政区域整编为3个区,54个联保,354保,3348甲。全县人口34603户,202005人。 是月,达埔发生虎灾,两个月中被咬10余人。 11月,成立乐投Letou县社训总队部,开始训练壮丁。 是年,成立乐投Letou县司法处。 民国26年(1937) 1月,全县发生盗墓案多起,有的白天下葬,当夜即被盗。 4月1日,黄蕴山等创办《华侨报》,至民国30年底停刊。 29日,南安著匪吴虎率匪徒血洗云峰村,杀害群众11人。 5月,闽南各县鼠疫流行,死亡万人,省政府在乐投Letou设立闽南防疫所乐投Letou分所。 是月,乐投Letou监狱发生越狱事件,逃脱狱犯5人。 31日夜,吴虎匪部洗劫太平街,掳去群众9人。 7月7日,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乐投Letou于8月1日成立抗敌后援会。 22日,暴风雨,桃溪泊舟被冲走四艘。 9月,乐投Letou开始征兵,23日首批中签壮丁入伍。 10月,县政府摊募“救国公债”20万元,后来法币贬值,公债票成为废纸。 5日,大雨倾盆,山洪暴发,西安桥(钢筋水泥结构)被冲毁(后改建木桥)。 12月9日,太平小刀会头目李对扬等6人被捕。 12日,县城发生火灾,烧毁店屋7间。 是年,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家银行先后在乐投Letou五里街民生路设立办事处,全县民信局达20多家。 民国27年(1938) 3月18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以乐投Letou爱国华侨辜俊英为副团长的华侨战地记者通讯团和马来亚华侨抗敌后援会代表团。毛泽东为代表团题词:“全体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华侨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马来亚的侨胞用一切力量,援助祖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 4月12日下午2时,日寇飞机5架轰炸本县,在云龙桥畔和留安机场投弹12枚。 6月,中国共产党泉州中心县委派林士带回乐投Letou,在上场村建立中共乐投Letou支部,开展抗日工作。 原籍本县的华侨李俊承捐资10万元购买“救国公债”,把公债票献给中央研究院作为奖励基金,国民政府明令嘉奖。 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来乐投Letou,署址设在金峰殿。 6月,县府明令适龄壮丁自费购买枪支加入警备联队的,可免服现役。富家子弟纷纷购枪参加,全县共建立7个警备中队。 7月7日,李汉青(有传)、郭礼宗等创办《乐投Letou日报》。 下旬,安溪股匪100多人窜扰乌石、达山、玉斗、炉地等村,掳杀群众八九十人。 是月,受日寇侵华影响,市场萧条,城关、五里街商店倒闭10多家。 8月1日,乐投Letou县保卫团改称为乐投Letou县抗敌自卫团。 3日,乐投Letou菸商罢市5天,抗议由捐蠹包办菸丝税。 9月,全县建立烟民限戒管理所38个,登记吸毒烟民1000多人,收缴烟枪140多杆。 10月,猛虎为灾,全县被咬20多人。 1.1月,县救济难民会派李汉青到南洋募捐,南洋各地乐投Letou籍华侨捐款达法币15万元。 年底,中共乐投Letou支部书记林士带他调,吴雪痕(厦门人)接任支部书记。 是年,全县侨汇共法币579.8万元。 是年,成立乐投Letou县国民兵团。 民国28年(1939) 2月,华侨李俊承捐献法币8万元拟建养老院,款被贪污。 4月,泉州培元中学分校和培英女子中学内迁蓬壶。 5月15日,泉州至德化公路奉令破坏。泉永德汽车公司停止营业,员工失业。 23日,日机3架滥炸县城,投弹6枚,毁屋数十间,群众死伤10人,社山小溪仔遭受敌机机枪扫射。 是月,附城鼠疫流行,死亡200多人。 7月4日,日机9架轰炸城区,投弹19枚,毁民宅10多间,县监狱被炸,狱犯逃走70多名。为避免日机滥炸,乐投Letou中学迁达埔,崇贤中学迁苏坑。 17日至18日,暴风雨,东关鱼目隘三次沉船。 21日,县警备联队在达埔溪源和蓬壶联星村的刘坪捕杀大刀会会众20人。 8月至9月初,德化股匪先后窜扰后垄、苏坑、桂洋、洋上等村,掳去群众22名。县政府成立清剿协会。 8月下旬,县监狱连续发生三起越狱案件,逃脱狱犯5名,管狱员黄桂馥因此被扣押。 9月18日,日机4架在上场、前溪投弹7枚。19日又在县城投弹12枚,死伤群众4人,狱犯乘空袭逃走100多名。 10月1日,县警备联队在湖洋冷水坑围剿著匪张雄南失利,阵亡20多人。 11月,湖洋、仙溪、顶岭头亭等地连续发生抢劫案。 18日,著匪张雄南在德化石牛山跌毙,其尸体运仙游、乐投Letou、德化各县示众。 年底,中共闽西北特委领导的武装工作队在一都开展抗日宣传等活动。 是年,全县出国1045人,全县侨汇法币1682.2万元。 民国29年(1940) 春,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乐投Letou区队和乐投Letou中学区队(后均扩大为分团)。 1月,撤消联保,改设乡(镇)公所,全县共设立2镇24乡。 3月2日,《崇道报》载:乐投Letou有水客包运壮丁出国,每名收费1300元。 17日,东岳新兵招待所发生惨杀新兵案,被害新兵10多名。 4月1日至6日,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在乐投Letou举行首届全区运动会。 5月,发生米荒,斗米法币17元,为全省之冠。华侨捐款10万元,设华侨平粜会,举行平粜。 达埔发生虎灾,仅洑溪先后被咬10多人。 中共乐投Letou支部被破坏,党员和外围群众被捕10多人。 7月至8月,霍乱流行,全县死亡1000多人。 9月1日,实行计口售盐,每人每月供应盐12两(旧制每市斤16两)。 是月,按省令新标准征收田赋,比原赋额增加10.5倍。 23日,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华侨慰问团到乐投Letou,各界开大会欢迎,陈与秘书李铁民先后在会上发表演说。 10月,县府下令加征房宅税费27万多元,弥补各机关不敷经费。 11月15日,成立乐投Letou县中医公会。 中旬,乐投Letou纸织画和漆篮在永安举行的全省工商产品展览会上,分别被评为优等产品和甲等产品。 是年,中共闽中特委地下组织在乐投Letou印发抗日刊物《青年战友》。 是年,全年侨汇收入法币4993.45万元。 民国30年(1941) 1月,“皖南事变”后。县政府下令取缔《青年战友》,搜捕共产党人。 3月15日,成立乐投Letou县公沽局,登记全县各户存粮,引起市场粮食恐慌。 春,日机24架次滥炸城关及五里街,投弹数十枚。6月18日,日机3架轰炸县卫生院。 春夏之交,鼠疫流行。 9月,成立福建省银行乐投Letou县支行。 11月,成立中共永(春)德(化)特别支部,书记林金榜。 12月8日,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南洋各地被日寇侵占后,侨汇断绝。 是年,全县清丈耕地,面积为266645亩。 是年,全县调查统计,生产土纸的作坊共190处,工人710人,年产各种土纸6640担,产值4.15万元。 民国31年(1942) 4月,全县行政区域调整为1区、2镇、25乡、250保、2675甲,共有24468户、212905人。 28日,国民党乐投Letou县党部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 7月,县府下令各乡镇破坏公路桥梁,经群众具结保证,东关桥、云龙桥得保全。 秋,内迁各中学均迁回原址上课。蓬壶创办私立毓斌中学(今乐投Letou第三中学),林鹤龄任校长。乐投Letou中学增办高中。 11月4日,原民军头目、省保安第四旅旅长涂飞凤(即涂有情)在大田被刺毙命。 12月14日,省财政厅厅长严家淦来县视察,发现街尾第一粮仓仓管员用重秤(秤砣下贴米粿)盘剥群众,当场给予扣押惩办。 是年,旅越侨领颜子俊投资法币8万元,创办达埔华侨实业社。 是年,国民政府军政部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自南平迁来乐投Letou。 是年,中共闽中特委武装工作队进入石厝、云峰一带开展工作。 民国32年(1943) 3月,成立乐投Letou县临时参议会筹备会,翌年1月1日正式成立乐投Letou县临时参议会。 春,大早,至5月17日始降雨,早稻几乎绝收。 6月1日,福建省赈济会在乐投Letou设立的第四公典局开业,专供侨眷典当。 5日,成立乐投Letou县查缉烟毒总队,饬令各保甲层层具结禁烟(鸦片)。 年底,担谷涨至法币820元。 是年,泉安师管区迁来乐投Letou。石玉、社山等新兵营均发生成批惨杀新兵事件。 是年,公布全县复丈耕地的而积,共265280亩。 民国33年(1944) 1月1日,三青团乐投Letou分团创办《青年报》。 是月,永(安)大(田)游击队在中共闽西北特委林大藩带领下抵一都黄沙活动。 5日,县长王詹育倡修县志,成立修志局开始工作。王詹育他调后,修志工作流产。 6月27日,台风暴雨,拔树倒屋。 是月,中共闽中游击小分队30多人在湖洋云峰、石城活动,并在白鸽岭截救被捕解送的中共闽中特委翁鸿镗。 秋,湖洋创办私立力行中学(今乐投Letou第四中学),刘向仁任校长。 10月,日寇窜扰闽东。14日,县府召开“应变会”,并成立战时疏散委员会。 是月,桂洋林世桑创设磨坊,利用水力牵引磨粉机,日磨番薯80多担,提高工效30倍。 11月,全县行政区域调整为8乡、2镇、127保、1589甲,共有26697户、205025人。 是年,各乡竞选乡长。以郭礼宗和林子坚为首的地方两派斗争剧烈。 民国34年(1945) 春夏之交,霍乱大流行。 4月,县政府规定公立小学教师月薪为干谷110—130市斤。 5月18日,美国一架负伤军用飞机,飞经本县上空,机组人员11人跳伞降落,经群众救护安全脱险。 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乐投Letou各界举行庆祝大会,踩街游行。 10月3—4日,台风暴雨,堤坝冲毁几尽,达埔桥宫桥和西安桥被冲走。 民国35年(1946) 1月,侨汇复通,县府下令清理各民信局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扣压的侨汇,规定每元兑付法币200元,限2月15日前兑清。 2月,成立乐投Letou县参议会,12日县参议会举行首次会议。 是月,成立乐投Letou县银行。 3月,郭礼宗和林子坚为争夺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分别在城关和五里街设立国民党县党部,互相对立。省党部派魏德成来乐投Letou成立国民党乐投Letou县党部整理委员会,由魏主持县党部工作。 春旱,至立夏始降雨,早稻歉收,斗米涨至法币5200元。 春夏之交,鼠疫流行,县城附近死亡约400人。 5月20日至6月3日,全县小学教师600余人举行总罢教,抗议教育科长黄健扣发小学教员工资。结果,黄健被撤职,小学教员工资照发,罢教斗争胜利。 7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派林金妙、林碧清(即史爱珠,女)到达埔桂地开展工作。 是年,选举“国民大会”代表,候选人用各种办法争选票,梁龙光得票最多,宋渊源被圈定为“国大”代表。 民国36年(1947) 1月,林金妙等在桂地建立武装工作队。 9月,省保安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会同乐投Letou县警察局、警备联队“围剿”桂地村的武装工作队,队员及群众21人被捕。 是年,国民党与三青团进行党团员总登记,第二年合并。 一都、福鼎等地虎患猖獗,山田多荒芜。 侨领颜子俊投资法币20万元,创办凤美、袱江两个华侨农场。 民国37年(1948) 4月12日,县府成立乐投Letou县“戡乱建国委员会”,加紧征粮、征税、征兵,坚持反共。 6月10日,乐投Letou中学学生举行罢课,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军国主义。 7月,县政府严令各乡各保限期交清“戡乱费”。各机关、团体、学校所有公教人员应具“五人连保连坐切结”,保证没有参加“异党”活动。 12月,提前征集1949年度兵额2000余人。 是年,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元券,群众对金元券不信任,市场交易用银元或大米折算。 民国38年(1949) 2月,中共泉(州)厦(门)临时工作委员会在坑仔口小学后山的半天宫成立中共安(溪)永(春)德(化)临时工作委员会。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湖洋力行中学成立临时支部。 3月4日,厦门大学乐投Letou同学会与该校晋江、惠安、南安等县同学会发表联合宣言,反对政府征兵、征粮。 4月,全县各中学师生员工分别举行“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示威游行。县府转颁《防范“共匪”袭击乡镇要点》。 20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坑仔口成立中共永西区工委。 闽中游击队在湖洋高坪村建立武装分队。 5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坑仔口成立永(春)德(化)大(田)工委,同时成立乐投Letou人民游击大队。 26日,乐投Letou人民游击大队解放达埔乡。 28日,乐投Letou人民游击大队攻入乐投Letou县城,县长李逸云带领两个自卫中队,西安镇长李仁实带领员警20多人,同时起义,加入乐投Letou人民游击大队。 中共闽中地委建立晋(江)南(安)永(春)县工委,同时成立晋南永游击大队。 31日,国民党九十六军残部近万人从德化窜犯乐投Letou,炮击五里街,焚毁商店7间,并肆意抢掠烧杀和奸淫妇女。 6月2日,九十六军副军长萧续武带领士兵20多人向乐投Letou人民游击大队投诚起义。 3日晨,九十六军向南安逃窜。游击大队再次攻占乐投Letou县城。 5日,国民党新五军三二五师九七五团黄星辉部反扑,占据乐投Letou县城。 6日,在达埔成立闽粤赣边乐投Letou县人民民主政府,李仁实任代县长。 9日,乐投Letou人民游击大队解放大田县城,19日解放德化县城。 中旬,在蓬壶毓斌中学成立中共乐投Letou中心分县委,辖乐投Letou、德化、大田三个县工委。西安镇埔头村成立中共埔头支部。 7月1日,湖洋武装游击分队整编为晋南永游击第四中队。 中旬,中共晋南永县工委在介福成立中共乐投Letou区工委。 25日,闽粤赣边乐投Letou县人民民主政府公布减租减息办法。 8月1日,乐投Letou人民游击大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第三营。 21日晨,国民党黄星辉部仓皇撤离乐投Letou县城。 23日,乐投Letou县全境解放。 25日,国民党九十六军残部再次骚扰乐投Letou,经苏坑、蓬壶、达埔向安溪方向逃窜。 是月,达埔创办私立达理中学(今乐投Letou第五中学),李世山任校长。 是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接管原《乐投Letou日报》印刷所和美化印务馆,成立乐投Letou光明印刷所,至1953年改为地方国营乐投Letou印刷厂。 月底,成立乐投Letou县公安局。 9月20日,成立中国共产党乐投Letou县工作委员会,刘岗任副书记。 20日,成立乐投Letou县人民政府,张连、时进路任正副县长。 21日至30日,原籍乐投Letou的华侨李铁民,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